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啥时候把曹贼捆来,看看他好儿孙和他的司马懿给搞出来的世家之祸?”

“赶紧兴复汉室,俺老张想打夷狄了!”

张飞的说法受到了其他人的叫好,尤其要数张松的声音尤其的大。

出川!建功!报恩主,扬才名!让那些以貌取人之辈知他张松之才!

刘巴的想法就相对简单一些:彼时想要顺天应时,认为曹操能取天下,所以想去那里躺平的来着。

但是如今看来,光幕钟意主公,有此祥瑞必取天下,那自然便要在主公身边发挥才智了。

他刘巴还是要顺天应时的,只不过啊,如今方知天时为何。

再说了同为刘氏,他刘巴虽然不至于说跟豪强是死敌,但也看不惯,如今看来不去曹贼那里受气也挺好的。

孔明与庞统则是在一边研究这个孔家。

“世修降表?”

“世家跪族?”

两个被刘备依赖的脑袋对视一眼:

“看来这后世对于孔氏意见很大……不,这衍圣公家,恩荣过宠,这孔氏仅是孔夫子后裔,又非孔夫子真身,如何这般厚待?”

“千金市马骨,志在收人心。恐怕天下皆儒,唯望孔家。”

“唐后兴科举,考试尽儒学?”

猜想只能到这一步,更多的一个没必要,因为宋离他们实在是太远,如今众人只欲想办法赶上盛唐。

另一个则是因为需要知晓更多宋朝情报方能的知晓其具体之况。

【那么我们如今回头看,豪强世家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这个当然是否定的,正所谓事物的发展有利有弊,豪强世家也是一样。

由于大汉帝国在地方基层组织上的不完善,地方大族的发展壮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填补了权利空缺,并构成了基础的社会单元。

这样的豪强确实将地方上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豪强世家子弟为了家族的利益会传承技术、研究学术、经营财富乃至于安定乡里。

这时候的豪强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0章科学之王(第3/3页)

是帝国的造血泵,他们没有衣食之忧,能够全力追寻功名,因此也是帝国对外战争的中坚力量。

但随着世家豪强的坐大,它们就从帝国的造血泵变成了帝国的吸血虫,不仅使得帝国财赋半入其家,同时还锁死了百姓的创造。

衣食无忧的世家只能创造出来艺术价值,而无法产生其他作用,比如二凤死时候带入坟墓的《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就是那个“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

我们的史册能将魏晋时候门阀士族的所有米虫名字记载的清清楚楚,但那些真正改进了百姓生活,让米虫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工匠们,却从来没留下名字。

比如汉代少府所辖,东西织室数千人,各类工匠数万之巨,他们给汉朝贡献出来了精彩且意义深远的各种发明:

记里鼓车、龙骨水车、水碓、耧车、绫机、擒纵器、渴乌、橐龠等等。

但他们无人留名。

汉代唯一一个因为发明留下来名字的人,叫陈宝光妻。

史书记载她发明了提花机,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六十日就能织成一匹锦缎,一匹锦缎能值万钱,其经济效用无需多言。

但这样一个女子留下的记载是陈宝光妻,甚至连姓氏为何,是否获赏赐都不知道,佚名。

但是咱们现在应该没人不知道西方的珍妮纺纱机。

这便是世家的局限性,上进的世家子弟所学所研究都是为了能够攫取权力,躺平的世家子弟要么寻欢作乐,要么研究艺术。

事实上咱们先贤对于科学的探索是走的很早的,比如有科学之母和科学之王两个称号的数学。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但是《周髀算经》的作者为了能让自己的研究和著作流传下去,需要虚构出来一个商高和陈子为这本巨作托名。

《九章算术》更是连作者名字都不知道,《孙子算经》同样是先贤假托孙子之名所作,只为了能够让这本先贤典籍流传下去。

虽有这样的成果在前,但从汉至南北朝,数学上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寥寥几位为数学做出贡献的先贤,如刘徽、赵爽、祖冲之、甄鸾等,要么和世家没关系,要就是世家中的边缘人物。

直至隋朝世家彻底没落,数学才迎来一波承前启后的发展。

在宋时,随着世家彻底消失,百姓们的智慧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出了宋朝璀璨的科学文化发展。】

甘露殿和成都府衙,众人看的目不暇接。

这边关系理了很久,缺的明天补上。

(本章完)


页面连接:http://www.bycywl.com/txt_0_btnp8q/k8jxpb8p_2.html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叔叔小说四库书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